少年当自强
南师大常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典礼致辞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天道轮回,每个冬天的句号,都是春回大地,生机由此萌发。经历忐忑的疫情流行波之后的第一个假期结束了,此刻我们回到日见美丽的校园,站在了一个新学期时光的起点线。开学典礼是本学期全校师生第一次隆重集会,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新学期的问候!
亲爱的同学,当你迈入设施一流、智能卓越、明朗大气、建树风景的南师大常州实验学校,就会感受到浓郁健康的文化氛围、开放创新的民主气息、紧张活泼的成长景象,同学们在这里读书、活动、研讨、生活、运动、交往、成长,全力建设属于自己的“梦想家乐园”,这是名符其实的读书成长的好地方。全体教师本着“刚毅致业·博学致新”的文化精神,着力缔造校园“少年精神”,为培养“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新的未来公民”享有完满的品质教育而不懈努力。
同学们处于十二、三岁的花样年华,这是一个少年认知与眼界拓展、情感与道德养成、意志与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此时在学生心田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对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极具意义价值。挥别了金戈铁马的年代,挥别了焚书八股的思想,挥别了田园茅屋的生活,尽情享受着新时代、新科技的卓越成果,广阔的风光、无限的奥秘、世界的未来在召唤少年们要有新的作为。
是雄鹰,就应该搏击长空;是猛虎,就应该啸傲山林;是猎豹,就应该奔跑如飞;是少年,就应该养育精神、尽情绽放七色光彩。
少年像早晨东方升起的一轮红日,充满了光和热!
少年像春天里一棵将舒未舒的小树,充满着生机!
少年像只搏击蓝天的小雄鹰,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少年像一枝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满着迷人的魅力……
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说“奋斗是万物之父“。中国现代作家、文化活动家茅盾说”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天地苍苍,乾坤茫茫,顶天立地当自强,少年精神就是奋斗。
少年奋斗,第一要精神丰盈。
精神是蓬勃向上的朝气,是放声歌唱的达观,是“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是遇到挫折后百折不回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志气。
中国人历来讲究精神,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不只是行为举止的外表风度,骨子里也必是精神饱满,成就不断进取的力量。精神丰盈成本最低的路径就是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的书多了之后,自然就会表现在气质上、谈吐上,与之相处,如沐春风。
少年奋斗,第二要修身立德。
人无德不立。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论语·述而》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们坚信“万事德为首”,始终认为“品德高于能力,性格大于才干”,因而校训将“正德”放在最前端,意在坚守内心纯良的品德,坐得端,行得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更正、走得更远”“要教育引导学生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品德,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少年奋斗,第三要坚守理想。
真正让我们成长的是我们心中的伟大理想。有理想,才会有奋斗的方向;有理想,人生才充满了希望。
英国诗人塞缪尔·约翰逊说“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少年周恩来道一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这,就是少年精神!作家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歌手张韶涵的《淋雨一直走》里有句歌词:“人都应该有梦,有梦就别怕痛,淋雨一直走……” 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需要不抛弃,不放弃,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它,时时刻刻去为理想不懈奋斗。
少年奋斗,第四要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少年当自强,需要我们通过奋斗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要学会认知——勤学善学、学有所成;学会做事——正确方法,讲究效能;学会坚持——追求目标,锲而不舍;学会挑战——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读书需要踏踏实实的行动力量。我们不可以太休闲、太舒适的心态,而要激发动力,坚强意志。有句歌词极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曾经培养出了19位首相的英国伊顿公学,校园里没有高楼大厦,一切俭朴节约,学生睡的是硬板床。英国那么好的生活条件,却知道要勤奋、要能吃苦、耐得挫折。我理解像伊顿公学这样的一流学校,他们是为了未来在锤炼意志、培养品格,养育习惯,为常人所不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为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偿务。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的独立个性,少年的勇敢心理,少年的勃勃生机”,少年精神的可贵,不仅可以照亮少年的心灵,也照亮成人的世界。在中国历史上,少年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国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中华儿女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我们共同享有的精神支柱!我们需要这样的少年,我们呼唤这样的精神。今天,我们在学校的少年剧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以《少年当自强》为主题,缔造校园少年精神,精心引导和栽培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的同学少年。
同学们,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愿我们调整姿态,重新启航,奋力拼搏,加倍努力,不负大好春光,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老师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愿我们都能怀揣理想,在教书育人的征程中,致力于培养“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批判之思维”的中国少年。
少年精神,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姿态,是一种真诚,更是一种宣言,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和勇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青少年。
2023,新学期,新希望,新实践,出发吧,少年朋友们!
2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