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动亚运展风采 风华少年向未来
第二届阳光体育节暨秋季田径运动会校长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四天之前的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圆满闭幕,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201枚金牌、111枚银牌、71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优良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运动水平,生动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
在这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季节,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实验学校第二届阳光体育节今天正式拉开了序幕。我代表校务会谨向精心筹备并参与本届运动会的老师们、同学们和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刻苦训练、积极备战比赛的同学表示亲切的问候!
我校阳光体育节,分为秋季田径运动会、冬季三项锻炼活动、春季趣味运动会和校园吉尼斯活动等四大板块,安排体育课、大课间与课外活动,确保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学校为什么这么重视体育?为什么这么隆重地举办“四段一体”的阳光体育节?
在我校体育版面上,有一句钟南山院士的话“体育使教育有一种向上的精神”,道出了蕴含的意义价值。借田径运动会开幕之际,与老师、同学们共享以下三个理念。
理念之一、体育运动会历来就是国家强盛的象征
体育强盛是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必然结果。115年前的1908年,天津《新青年》杂志发出了堪称为世纪之问的三个问题:中国人什么时候可以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在奥运会上获得一枚奖牌?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一届奥运会?这称得上是最迫切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的体育公开呼唤,最终中国人用了整整100年的坚强与执着追求才作出了圆满的回答。
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是东北的刘长春,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述了刘长春在1932年东北沦陷的时候,克服日本和“伪满国”的重重阻拦,一个人代表当时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奥运会的故事。
第一位获得奥运奖牌的中国人是中国台湾的杨传广,1960年参加第十七届罗马奥运会,获得田径十项运动的银牌。第一位获得奥运金牌的是1984年洛杉矶第23奥运会上获得手枪60发慢射冠军的许海峰。
到2008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以51枚金牌高居奥运榜首。
同学们!从1908到2008,整整一百年的奋斗。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从一个人参加奥运的悲惨,到今天的体育大国、体育强国?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全体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真正的强起来。
理念之二、体育运动会历来就是意志品质的考验
体育运动,有益于强健体魄、锻炼心智、塑造灵魂;体育运动会是毅力的竞赛,是智慧的较量,是激情的飞扬,对人的意志品质、心智成长有着重大影响。体育运动,召唤我们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奋勇拼搏、奔涌向前。
黄旭,前中国国家体操队队长,世界冠军,奥运冠军。10岁进入江苏省体操队,14岁入选国家队,作为全能型体操选手,全套动作幅度大、韵律好、规格高、动作到位,双杠和鞍马是其特长项目,人称“铁臂阿童木”。2006年下半年,黄旭胸大肌严重拉伤,此时距离2008北京奥运会只有一年时间,何时康复?何时能够回到运动水平巅峰?黄旭没有放弃,调整心态,病情稍有好转就离开医院来到训练场,以坚强的意志进行康复训练,在北京奥运会上率领男子体操队夺得团体冠军。教练评价黄旭“没有过人的天赋,但踏实、稳重;没有泼辣的个性,但刻苦、坚韧”“屡屡在关键时刻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是中国男队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
理念之三、体育运动会历来就是精神文化的展示
杭州亚运会是中国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次举办亚运会,融合了杭州5000多年文明史、千年宋韵文化与“数字之城”特色的开幕式,刷新了国家迭代升级支撑的亚运记忆,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大国风范。
科学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交往和幸福感具有实际意义。我们的理念是“无体育,不学校”、“无运动,不少年”、“无比赛,不激情”。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逞英姿飒爽,一代追风少年。本届田径运动会,以“燃动亚运展风采·风华少年向未来”为主题,通过入场式展演、群体广播操比赛与各个运动项目竞技,展现同学们的活力和风采,展现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展现同学们的集体风范,展现同学们的“精、气、神”。
校风的一半在运动场。有一种品质叫文明,有一种身份叫高贵。一切比赛都是文明人的友好活动,文明的意识是讲文明、讲道德的前提,文明的行为是运动会安全、有序、圆满的保障。
老师们、同学们,运动会锻炼的是体力,激活的是生命,收获的是笑脸,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运动会本身的价值。希望全体同学、运动员严格遵守规则,服从大会安排、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发扬顽强拼搏精神、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希望全体裁判员认真履行职责,严肃、认真、公平。
最后预祝全体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预祝田径运动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