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概况>>教育政策>>文章内容
江苏省中小学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标准
发布时间:2023-12-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配置员

江苏省中小学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标准(2015年版)

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组织

领导

10分)

统筹学校体育、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校园安全等工作,创建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教师、校医、家长、社区成员参加的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在显著位置展示符合学校实际的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章程。定期开展工作并有工作档案。创建活动准备充分,资料完整真实,汇报针对性强。

5

教职工了解健康促进学校章程基本内容,对《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知晓率达到70%。随机抽测一个班级(30-50人),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相应标准。卫生制度健全。

5

校园

环境

(15分)

校园环境优美整洁。教室、宿舍、厕所等重要设施及配套设备达到《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等要求。

5

有健康教育专栏。在校园里的显著位置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至少两块橱窗,每月更换一次(寒暑假除外)。中等学校每年至少有一期控制烟草危害、一期预防艾滋病、一期预防肺结核等常见传染病的宣传专栏。

5

校园内全面禁烟,不得出售香烟,任何场所不得吸烟。有醒目的控烟宣传知识和禁烟标识,无烟草广告,室内外不设置吸烟点,不摆放烟具,无烟蒂。

5

体育

教育

20分)

配齐专职体育教师。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制定学年、学期、单项和课时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总表在校园网公布,开足开齐体育课。体育课教学要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练习密度不低于30%

5

建立体育器材、运动场地的使用与管理制度。按照《江苏省高级中学体育装备目录》《江苏省初级中学体育装备目录》《江苏省小学体育装备目录》的要求,配备适合学生特点、便于开展活动的体育器材。

3

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天上午大课间体育活动、下午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安排科学、教师管理到位,场地和器材使用合理。教师和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全校性运动会,每一位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校性的体育比赛。

3

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上报工作正常,测试数据汇总、分析、反馈等程序规范、资料完整。

3

随机抽测3名体育教师,考查其对国家学生体质标准测试的掌握情况。抽查20名学生,BMI要达到要求,能比较熟练掌握与运用两项运动技能。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其中1-2项的及格率和动作规范。

3

健康

教育

20分)

每学期健康教育课堂教学6-7学时纳入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总表在校园网公布。教材和教学计划符合《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具体目标和基本内容的五个领域教学要求,教材、教具、教案齐全。专兼职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满足教育要求。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配备一定数量的健康教育图书。

5

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或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纳入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主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主动对残疾、体弱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心理咨询室布局合理,日常工作记录规范。

5

每年组织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控烟、食品安全和预防艾滋病等主题宣传日(周、月)活动。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学生与社区健康教育互动。每学期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定期开展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5

全体教职工能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健康观念,并予以正确指导。铜奖学校能够从师生体检及卫生服务监测中发现主要健康问题,并纳入健康教育活动计划,银奖、金奖学校需要有完整的健康干预实施方案及活动记录和干预效果分析报告。

5

卫生

工作

(20)

学校配备有相应资质卫生(保健)室,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配备专兼职校医或保健教师。面积、功能分区、设施设备、药品配备使用等符合规定工作制度、人员职责和日常工作记录规范。组织校医、健康教育教师、体育教师等接受卫生专业知识和急救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

5

每年组织学生在具有资质体检机构体检,项目齐全,档案、评价和反馈等资料齐全。按年度统计分析龋齿、近视、营养不良、沙眼、意外事故等学生健康指标情况。制定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制定传染病报告制度。每年有计划和总结。每学期开展2次学生视力检查,建立视力档案,及时分析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规范、记录完整。

5

每班张贴眼保健操图和近视力表;学生每天做2次眼保健操;鼓励学生在课间远眺,缓解用眼疲劳。教师应经常提醒并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用眼卫生。随机抽测一个班级学生视力或做眼保健操质量良好。

5

建立学校三级公共卫生网络和制度,制定并实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每年有工作计划和总结。无传染病暴发流行、食物中毒、师生意外伤亡等事件的发生。小学生计划免疫接种率达100%。中等学校科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工作。

5

食品

安全

15分)

落实《江苏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指南》,学校食堂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堂选址面积、功能布局、硬件设施设备、工具容器等符合食品安全相关要求,满足实际就餐人数需要,落实量化分级管理,建立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体系,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及培训证书(证明);食堂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采购登记、原料存放、加工操作、食品留样、保洁消毒、应急处置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食堂不得经营冷荤凉菜、生食海产品及裱花蛋糕。学校统一为学生订购学生餐的,一般应选择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等级A级企业(不得选择C级)签订合同,并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备案。集体配送用餐交接、存放、发放和学生就餐场所有专人负责、符合卫生要求。学校内设小卖部证照齐全,不得销售过期食品和“三无”食品。

10

学校生活饮用水及相关设施(含自备井水、二次供水)符合卫生安全要求。有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水龙头数量不得少于班级数。

5

 标准说明 

一、等级分值

健康促进学校现场评价总分为100分。金、银、铜奖学校须分别达到90分、85分、80分以上并满足比例设置要求。

 

二、必备条件

1.金、银、铜奖学校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率分别达到95%、85%、80%及以上。

2.金、银奖学校的食堂量化分级须达到A级;铜奖学校须达到B级。

3.金、银、铜奖学校须建立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在创建与申报期间,未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发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

4.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金、银、铜奖学校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须达到90%、85%、80%以上,金、银奖学校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须达到75%以上,铜奖达到70%以上。

5.金、银奖学校每学期开设健康教育课不少于6课时;教学内容符合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所要求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五个领域;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

6.金、银、铜奖学校须配置符合标准的卫生室或保健室,配备电脑、网络和外线电话;药品采购、保管、使用符合相关要求;寄宿制学校须有专职校医。

7.金、银奖学校至少有体育教师、校医(保健医)各1名持有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证书》。

   

三、主要依据

    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2.《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3.《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

4.《江苏省爱国卫生条例》

5.《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6.《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7.《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9.《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1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1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1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13.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

14.《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

15.《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

16.《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17.《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

18.《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19.《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

20.《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

21.《江苏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指南》

22.《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

23.《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24.《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25.《江苏省高级中学体育装备目录》

26.《江苏省初级中学体育装备目录》

27.《江苏省小学体育装备目录》

28.《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

 

四、创建工作指南(另附)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龙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街道庄只路36号
联系电话:88789230、88789237(教学处)、88789252(总务处)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