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内网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学园地>>教学理论>>文章内容
学习任务的六大要素
发布时间:2024-05-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配置员

学习任务的六大要素


作为素养导向的实践活动,学习任务有哪些要素?根据实践的特性和素养导向的要求,学习任务有六大要素:主体行为、预期结果、社会情境、时空情境、核心知识和育人价值。由于社会情境和时空情境高度关联,因此下文将二者合为一点来阐述。

要素一:主体行为(谁在做什么)。学习任务应该有明确的主体行为,说明学生要做什么。这种行为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能够真真切切地表现出来的。例如,“让学生回忆一本书的情节”就是一种发生在意识中的认识活动,因此不是任务。如果将它改为“请你回忆并与同学分享书中的相关情节”,那就是任务。只有明确了主体行为才能体现实践的物质性特征,才能使学习任务区别于纯粹的认识活动。

要素二:预期结果(做成什么)。学习任务要有预期想达到的结果,确定需要做成什么。学生完成任务总是出于某种目的或需要,要么能让现实世界发生某种改变,要么能产出一个明确的成果或结果。由此可见,单纯写字不一定是学习任务,可能是训练,把字写好并在全班展示才是学习任务。预期结果是学生完成任务的目标和归宿,也是体现学生主体价值的关键。

要素三和要素四:社会情境(与谁一起做)和时空情境(何时何地)。首先,学习任务需要体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分工与互动,因此需要告诉学生与谁一起做,体现实践的社会性。其次,学习任务离不开时间、空间和条件的制约,因此需要确定何时何地做。可见,学习任务应该包含具体的社会情境与时空情境。这是作为实践活动的任务区别于其他活动如肢体活动、个人行动、思维活动等的重要特征。

要素五:核心知识(用什么做)。学习任务还需要明确用什么做,体现对知识的利用。只有真正利用了知识的任务,才可被称为学习任务。没有核心知识作为基础和支撑,任务就难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也就难以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

要素六:育人价值(有什么用)。学习任务是指向素养的,所以任务需要超越客体的知识,指向素养的发展,其作用在于育人。只有具有明确的育人价值,才能让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学会做事时学会做人,在改造世界中实现对自我的改造。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龙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街道庄只路36号
联系电话:88789230、88789237(教学处)、88789252(总务处)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